昨天晚上,梁其偉在直播活動中公布了《影之刃3》的四大聯動要素,目標作品分別是《鏢人》、《霧山五行》、《仁王》以及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聯動”這種推廣形式的目的,本是作品之間相互提攜以擴大影響力,但看到這個陣勢還是有些意外的。這其中的兩款作品《鏢人》和《霧山五行》是正當紅的本土文化代表,《仁王》則是當下的日本動作游戲翹楚。而本次聯動還不僅僅止步于聯動內容本身——以此為契機,它們攜手向前進了一步,重新倡出“新新武俠”的概念。
《影之刃3》四大聯動:聞人翊懸/刀馬/威廉/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新新武俠”究竟為何
“俠”是本土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對俠客的描寫最早可以追溯至《史記》中的“游俠列傳”。但彼時的“俠”和我們今天熟讀的武俠小說中的“俠”還是有區別的,雖然本質上都是遵從道義行事,但并沒有武功心法和江湖流派的描寫。到了唐宋時期,近似于現代武俠的概念逐漸露頭。唐宋傳奇的作者們不僅寫行俠仗義,也對練功習武的情節有了渴求。聶隱娘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她不僅身兼輕功、拳術和刀法,更掌握近乎于魔法的化尸成水和變身戲法。再到明清時,這種基于想象力的描寫與現實素材進一步結合,衍化出武功門派等系統化的設定。
這一系列流傳千年的傳統武俠模式在二十世紀被切了一刀。在新舊觀念碰撞的時代背景下,武俠小說迎來一次大的革新。在現有模式不能滿足讀者胃口的前提下,傳統武俠模式得到了系統化的改造。一個架空的江湖世界成了眾多作者的共識,而很多小說也會專門花費篇幅對虛構派別和武功進行詳細描寫,把其中的種類、體系和地位羅列出來;在具體的寫作方法方面,受西方小說的影響,武俠小說也開始變得更具個人風格。老規矩逐條化解,想象力讓架空的江湖變得廣闊和復雜。處于這種背景下的以“金古梁溫黃”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便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
永恒的經典
那么說到這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新武俠”已經建立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之上,那么如今“新新武俠”又有何作為呢?
我只好先祭出一段個人的理解。首先這里的“新新”并不是只針對于武俠題材的一個生造概念,在更廣泛的類型文學領域——如流行于世界的科幻和推理等,此前都已有“新新”之說。顯然,“新新”是相對于“新”而論的,但歸根究底,它應該屬于時代進步的產物。今天的創作者擁有與過去不同的視野、想象力和生產工具,繼而可以做到前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做到的事。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能夠體現出差異化和時代特征的作品,便是“新新”之所在。
以同源的文化體系創造新故事(圖為《影之刃3》致敬《刀》的經典臺詞)
具體到“新新武俠”之說,我認為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取材。新派武俠興起之時,也客觀帶動了武俠小說向言情、神魔等方向擴展,但這些作品和具有系統化江湖模式的作品比起來,還是少了一些亮相的機會。而今天也許會有不同,新東西不缺受眾,在確保武俠文化內膽的前提下,不只是以上兩個分支,也許當下流行的社會派、奇幻甚至科幻和驚悚懸疑都有可能是俠客們的落腳點;
親王的《歐羅巴英雄記》必然在這有一號...
其二是形式。新派武俠始于小說,部分依賴影視劇,但直到當下,這兩種形式的代表作始終是那些反復刷新的老面孔。反觀受Z世代歡迎的漫畫、動畫、游戲、網劇等等新興形式,則始終缺少有代表性的原創之作。這些形式在視覺、聽覺、互動性等方面各有所長,可以提供區別于小說和電影的體驗。因此當下以這些形式出現的原創武俠作品,或可稱之為“新新”。
虛擬世界已是創意流出的主要形勢
以此為例,本次參與聯動的《影之刃3》(游戲)、《鏢人》(漫畫)、《霧山五行》(動畫)正好是Z世代本土文化三位一體的代表,它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展現出了獨到的一面。如影之刃系列從《雨血》開始確立的陰暗風格和硬核動作游戲的沉浸感;《鏢人》的特異取材和硬派畫風;《霧山五行》的色彩運用和武打場面上的視覺沖擊力。三者之間基于獨創性的互補,使本土武俠的維度得到擴展。而相對之下,把《仁王》納入這個概念中,則體現了武俠在取材范疇上的包容性。在基于武打情節和類似的系統化模式的基礎上,嘗試打破文化和國境的界限以尋求更深層次的定義,必然有利于武俠取材在新時代的發展。
在故事和角色上摸索新的維度
其實談到所謂“新新”的概念,也不得不同時提到它誕生的基礎。時代背景是藝術發展的溫床,好腦瓜加上強烈的個人意愿讓輸出創意變成了概率學問題。在這一點上,今天聯動的這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鮮活的例子。建筑科班出身不耽誤梁其偉把設計游戲變成新的職業;許先哲沒有經過系統性的美術訓練,可年近而立卻一鳴驚人;林魂就更不必說了,當年拿十塊錢注冊的公司今天立在國創的山頂上扛風。這些成功不是巧合,有意愿站上舞臺的人越來越多,舞臺的邊界也會越來越大。
“建筑師”和他的團隊們(創業早期的靈游坊)
如今再聽到類似“金古梁溫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樣的耳語時,它不再是單純的提醒,而是一種絕望的哀嘆。新派武俠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孤島,讀者在里面可以逍遙自在一輩子,可島外的世界何其雄偉卻無從知曉。類型文學總有其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有時它們決定了天花板的高度,但誰也不能拍著胸脯保證這些套路和模式是亙古不變的。歸根究底,藝術的發展總處在一個填補空白的趨勢中,這也該是“新新武俠”不應被低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