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明星大亂斗 特別版》在發售的半個多月里取得了亮眼的成績,74位斗士、100多塊場地、800多首配樂疊加在一起,共同營造出了無比豐富的游戲內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系列的起點其實略顯單薄,因為最初開發團隊僅僅只有三名成員。
曾經共同創造了《星之卡比》系列的巖田聰和櫻井政博二人,在1996年時制作出了一款格斗游戲的原型。巖田聰曾在采訪中透露,所有的編程工作都是由他來完成,櫻井則負責策劃、建模、動作設計等方面的工作,還有另外一名成員負責音效。這個小團隊的成員們都還同時肩負著其他項目的開發任務。
那個時候巖田聰身上擔子本就已經十分繁重,他不得不為此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我在工作日里根本找不到任何空閑,所有的編程工作都只能放在周末來完成,”巖田聰說,“我會整理各種數據與反饋,在我們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整個項目就慢慢地成形了。”
櫻井政博曾經表示,每當巖田聰開始有關這個“課外項目”的工作時,都會立刻變得活力四射。針對這個說法巖田聰表示:“在我開始為它編程的第一刻,就已經感受到這款游戲的與眾不同了。”
這兩位開發者的設計初衷,是想充分利用其N64手柄上的搖桿,并開發出一款具備獨特風格的2D四人格斗游戲。在游戲還沒有正式的名稱之前,櫻井政博就在相關文件上寫下了“四人大混戰”幾個字。
雛形階段的《任天堂明星大亂斗》
巖田聰和櫻井二人最初把這款作品稱為《格斗游戲:龍王》,其中的角色和場地也和任天堂沒什么關系。游戲里斗士是一群無臉的小人,櫻井還把HAL研究所附近的山梨縣做成了游戲的背景。
然而櫻井也深深地知道,對于一款主機游戲來說,角色的可辨識度絕對至關重要。“在街機游戲中的角色特點或許沒那么重要,因為玩家只會專注于戰斗本身,”櫻井說,“但是家用主機上的格斗游戲,必須在最初就營造出一種整體的氛圍,否則就容易招致失敗。這也是為什么我會請求讓任天堂的角色來擔任斗士的原因。”
可是這個過程其實并不容易,因為巖田聰當時覺得,讓這些角色相互對打可能會在粉絲群體中引起不好的反饋,而任天堂方面也有著自己的顧慮。據報道稱,宮本茂最初甚至拒絕了HAL方面的提議。不過巖田聰讓櫻井先做一個試試,并向宮本茂展示了這個只包含馬力歐、森喜剛、薩姆斯和火狐的版本。演示最終打動了宮本茂,HAL實驗室也終于可以使用這些角色了。
在拿到任天堂的許可以后,巖田聰和櫻井政博的想法就是讓這款作品擁有比傳統格斗游戲更廣的受眾范圍。2010年時櫻井政博曾在Fami通的專欄里寫道:“我創作《任天堂明星大亂斗》是為了回應這些年變成了硬核玩家獨占的格斗游戲類型。想要吸引源源不斷的新玩家加入,你的游戲需要變得簡潔、易于上手、適合每一個人。”
兩位創造者的核心理念,是制作一款讓新老玩家都能在10分鐘內享受到樂趣的游戲。“我們從未嘗試在休閑玩家和硬核玩家之間劃定界限,”巖田聰曾經在同櫻井的討論中說道,“畢竟每個人都是從新手過來的,只是有些人會最終愛上游戲本身的玩法。可惜的是,有很多人總把休閑和硬核玩家當成兩個群體來看待。”
初代的《任天堂明星大亂斗》就努力彌合了兩者之間的差別,盡管游戲畫面卡通、操作簡潔、角色還都是一些熟悉的人物,但是想要精通每位斗士的招式、熟悉所有道具和場地的話,就需要無數個小時的苦練了。
游戲最終從諸多知名系列中選出了12位斗士,玩家可以直接獲得馬力歐、林克、森喜剛、薩姆斯、耀西、卡比、火狐和皮卡丘,并通過戰勝挑戰者的方式解鎖路易吉、胖丁、飛隼隊長和胖丁。
無論是參戰斗士的人數還是游戲其他方面的內容,N64版《大亂斗》都難以同系列的其他作品相比。不過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能讓這些角色相互戰斗,本身就一件讓玩家眼前一亮的事情了。在20多年后的今天,櫻井政博和他的團隊推出了規模空前《任天堂明星大亂斗 特別版》,這個系列也早已成為了經典。現在的玩家或許能從這個故事里了解到《大亂斗》最初的樣子。
注:本文來源于Game Informer并將刊登于2019年1月的Game Informer雜志。